光武绍高祖,本系生唐儿[50]。
珊瑚破高齐,作婢舂黄糜[51]。
萧后去扬州,突厥为阏氏[52]。
女子固不定,士林亦难期[53]。
射钩后呼父,钓翁王者师[54]。
无国要孟子,有人毁仲尼[55]。
秦因逐客令,柄归丞相斯[56]。
安知魏齐首,见断箦中尸[57]。
给丧蹶张辈,廊庙冠峨危[58]。
珥貂七叶贵,何妨戎虏支[59]。
苏武却生返,邓通终死饥[60]。
主张既难测,翻覆亦其宜[66]1。
地尽有何物,天外复何之[62]?
指何为而捉[63],足何为而驰?
耳何为而听,目何为而窥?
己身不自晓,此外何思惟!
因倾一樽酒,题作杜秋诗。
愁来独长咏,聊可以自贻[64]。
[注释]
[1]杜秋娘:清人王士祯《带经堂诗话》卷十七叙述较详,颇有助于本诗的阅读,今略录于下:大和五年(831)春,文宗与宰相宋申锡谋诛宦官。申锡引吏部侍郎王璠与京兆尹,以密旨谕之。王璠泄其谋,郑注、王守澄阴为之备。文宗之弟漳王凑贤达,有威望,郑注令豆卢著诬告申锡谋立漳王。文宗怒,罢申锡为右庶子,命王守澄捕豆卢著所告的人晏敬则、王师文等,于禁中鞫之,诬服。左常侍崔玄亮等力争于延英殿,宰相牛僧孺也进言。乃贬漳王为巢县公,申锡为开州司马。后巢公凑薨,追封齐王。当初,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,漳王傅姆杜仲阳因宋申锡事,放归金陵,诏德裕存处之。